張其悅,男,漢族,山東寧津人,1963年3月出生,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研究生,工學博士,教授,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8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黨組成員、重慶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主任。
重慶棚戶區改造以民生為導向,在推動民生改善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明顯成效。“通過棚戶區改造既能彌補歷史欠賬的民生工程,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還能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重慶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其悅介紹,重慶棚改工作對民生改善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作用體現在四個方面。
近年來,國務院明確要求積極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那麼貨幣化安置到底有哪些好處?重慶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其悅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推行貨幣化安置優勢主要在于既滿足了群眾的多樣化住房需求,縮短安置週期,又消化了市場存量房屋,在推動房地產市場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在下一步棚改中,要自覺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處理好新建凱發K8旗艦廳、改造和保護的關系,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風貌的保護,實現歷史文化保護和人居環境的融合。要搞好棚改工作,填平棚改窪地,撫平城市傷疤,不能簡單理解為對房屋進行修修補補,還要注重棚改區域基礎設施配套和功能完善,城市品質的提升問題。
我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也堅持應改則改、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存量棚戶區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也制定了2018-2020年改造計劃,三年全市計劃改造棚戶區1400餘萬平方米、惠及約12.60萬戶,目前該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上報國家住建部進行了備案。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新華網重慶頻道。棚戶區改造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棚戶區改造工作,2016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會和2017年5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等多次會議要求各省市在進一步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的基礎上,繼續在2018-2020年期間深入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那麼重慶的棚戶區改造工作進展情況怎麼樣?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黨組成員、重慶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其悅,向市民們介紹重慶市棚戶區改造有關情況,以及下一步重慶市棚戶區改造動向等社會關注的話題。
張其悅:主持人好,網民朋友們大家好。非常榮幸參加訪談節目川村千裡,並就大家關心的城市棚戶區改造問題向大家作介紹。
主持人:棚戶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川村千裡,與許多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在很多場合都提到棚戶區,但具體什麼是棚戶區?重慶市裡有沒有什麼標準來界定它?
張其悅:棚戶區是指城市中簡易結構房屋較多、建築密度較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建築安全隱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的區域。在我市,對棚戶區的房屋有較為具體的標準,一類是經房屋安全鑑定機構鑑定的C、D級危房;另一類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配套功能不完善、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建成使用的房屋;同時由于棚戶區是一個區域化的概念,劃定一個區域為棚戶區主要是綜合考慮上述兩類房屋的分布和城市規劃建設情況,這樣劃定的改造區域簡稱為棚戶區。
棚戶區是歷史的欠賬,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在城市的一些舊城區域還留有一些棚戶區,如果形象的說這就是城市傷疤,也是城市的窪地,所以我們需要克服困難,把傷疤撫平,把窪地墊高。
主持人:據我們了解,重慶的棚戶區改造工作啟動較早,那麼我們具體的工作思路是什麼?又取得了哪些實質性的進展?
張其悅:我市高度重視棚戶區改造,市委、市政府自2001年起至2013年前,按照市場運作、政府支持的基本思路,主要依託房地產開發對城市主幹道、重要交通節點等地段的棚戶區實施了改造,完成棚戶區房屋改造2790餘萬平方米、約40萬戶城市居民受益。
2013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安排,我市啟動了新一輪棚戶區改造工作凱發k8國際娛樂官網入口,,按照科學規劃、分類實施、集約用地、資金自求平衡的思路,已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1849萬平方米、14.24萬戶老百姓受益。2001年以來,全市已累計完成已完成改造4639萬平方米、大約惠及190餘萬人,真正實現了讓困難群眾出棚進樓。
主持人:就像張主任剛才講的,重慶的棚戶區改造以民生為導向,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棚戶區改造如何拆,如何建川村千裡,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證公平公正,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都考驗著政府職能部門的智慧。那麼,具體到重慶的棚戶區改造工作中,又是怎樣來實現的呢?
張其悅:確實棚改寄託著住房困難家庭改善居住條件的希望,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和抓手,棚戶區改造既是彌補歷史欠賬的民生工程,通過棚戶區改造既能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川村千裡,還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棚改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本身的實施難度又很大,根據我市的棚戶區改造的特點,我們主要通過堅持惠民導向凱發K8旗艦廳、堅持規劃先行、堅持科學分類實施、不斷創新工作做法等四個方面的工作來推進棚戶區改造。
一是堅持惠民導向。棚改的主要目的是不斷改善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讓群眾從憂居變宜居,這是百姓天大的事。我們的惠民舉措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方面對于棚戶區改造的片區實施征收和拆遷時,在正常補償標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棚戶區居民的實際困難,使居民的住房面積得到大幅增加。我們測算了一下,改造後的房屋面積平均增長50%以上,同時還在一次性貨幣安置獎勵、最低安置保障面積、子女義務教育、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和再就業等方面給予了最大限度的優惠;另一方面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供應體系,對改造片區中無能力購房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通過政府建設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來予以保障;同時還提供了設計建設標準和產權性質與普通商品房相同的安置房供實物安置的居民選擇。
二是堅持規劃先行。為加強棚改工作的針對性和計劃性,在實施改造工作前,對于危舊房屋分布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的區域,先由各區縣政府進行摸底調查,再委託規劃編制單位川村千裡,結合城市控規和後期開發建設等因素,科學合理地確定改造範圍,編制專項改造規劃,同時為了更有利于當地經濟發展和城市品質的提升,還要進一步優化規劃指標,完善城市後期建設。
三是堅持科學分類實施。確實一個城市經過多年的建設,二元結構非常的突出,一邊是高樓林立非常繁榮,另外一邊就是棚戶連片,髒亂差污水橫流。對于成片拆除的棚戶區,我們會綜合考慮城市的長遠發展和週邊區域的功能需求,結合城市控規,打造成新的商業區和住宅區;對于分布零星且破損嚴重的房屋,採用拆除後異地安置、修繕加固和原地改擴建的方式進行改造;對于因規劃控制房屋拆除後無法再建設的區域,通過優化控規,建成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如街頭綠地、停車站場、公園廣場等;對于具備歷史文化價值的老舊街區,編制專項保護規劃,保留傳承好城市的文脈,大批歷史街區和建築煥然一新,如鵝嶺印制二廠文化創業園、洪崖洞、磁器口、李子壩抗戰遺址等等。簡單歸納為兩句話:添綠、留白,不能說是拆完了以後繼續在原地高密度的修房子,要學會留白,學會添綠;第二句話就是做到修繕、改善、疏散,修繕就是對不能拆的就修葺加固使得它安全,改善就是使得一些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做好,雖然還是舊房子但是裡面煥然一新,享受到一些現代的文明,現在的成果,疏散就是降低原來非常高的容積率,把老的區域的一些居民疏散一部分。
四是不斷創新工作做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工作也越來越艱巨,對于棚戶區改造工作,市政府和各區縣政府都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實施推進,在全市形成了統籌指揮有力、各級協作密切、力量覆蓋全面的工作體系,為改造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在改造過程中,鼓勵和引導各區縣政府創新工作方式,如渝中區實施的網格化征收,細化征收單元凱發K8旗艦廳,提高了征收效率;南岸區 的自治式改造工作模式,由當地街道及相關管理部門組織群眾征求搬遷意願,按照搬與不搬群眾定的原則,實現了要我搬到我要搬的轉變;萬盛經開區推行房票安置制度,棚戶區居民選擇貨幣化安置後鼓勵他們購買市場存量商品住房,有效提高了貨幣化安置比例;奉節縣建立棚改房源展示交易中心。
主持人:接下來,請張主任介紹一下重慶通過棚戶區改造對民生的改善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哪些推動作用?
張其悅: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應該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共識,深刻認識到棚改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凱發K8旗艦廳,棚改工作對民生的改善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的推動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從舊房到新房,從小屋到大屋,從配套不完善到整潔的環境、便利的生活。無論是貨幣化安置(購新房),還是選擇安置房安置,居住條件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生活品質得到較大提升,幸福獲得感明顯增強。(如光華可樂小鎮、東海岸、古渡春色等安置房項目,這些小區戶型結構合理、配套設施完善、出行交通便利,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二是城市功能得到完善,城市形象和軟實力得到很大提升。大部分棚戶區位于老舊城區,自身配套基礎設施較差,通過棚戶區改造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空間,部分棚戶區地塊規劃建設為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文化體育設施、公園休閒設施等。(如軌道交通沿線、東水門和千廝門大橋建設、重慶大劇院、這些都是在過去棚改的區域建設的。)
三是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前面曾提到,棚戶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而且棚改不能等到經濟發展了再棚改,通過實施棚戶區改造,各區縣一些主要地段的城市形象得到了明顯改善,以前位于城市重要地段的破舊房屋密集區,通過改造成為繁華的商貿區,極大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四是推動了國有企業改制。通過改造政策支持,加快了一批企業改制的步伐,一些破產或生產落後的企業職工得到了及時安置,解決了一些長期很難解決的遺留問題,推進了企業改制的深入進行,對全市產業結構布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主持人:我們知道,從國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一些涉及棚改的支持政策,重慶為棚戶區改造也量身定制了指導政策,有效助推著棚戶區改造工作。能否進行介紹?
張其悅:因為棚改工作確實涉及到方方面面,困難重重,政府應該講在這項工作當中是起主導作用,為此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出台一些相關的支持政策。從國家層面來講有兩個政策,1、《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5號);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37號);對于我們重慶市來講,我們在國家文件的基礎上,結合重慶實際我們也先後出台兩個重要文件,一個是2013年65號文件《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主城區城市棚戶區改造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13〕65號),第二個文件就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的指導意見》(渝府辦〔2015〕12號)。這些文件都是在政府網站上可以查到的,時間關系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可以到網站上去瀏覽。
國家層面:政策主要體現在宏觀政策方向的把控上。如在解決改造資金需求方面,從增加財政補助、加大銀行信貸支持,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提供國家政策性貸款資金(PSL資金)支持棚戶區改造凱發k8國際,,同時這些資金支持明確對中西部地區財力較弱的地方政府在財政補助凱發K8旗艦廳、貸款支持方面給予傾斜;在支持地方政府工作方面,簡化棚改項目供地流程,加快棚改項目改造和開發出讓間的有序循環,同時加大稅費減免政策力度,支持棚戶區項目實施;在惠及棚戶區居民方面,鼓勵實施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善棚戶區項目週邊配套,開展貨幣化安置,縮短安置週期,滿足被改造群眾多樣化安置需求,減免棚改居民在獲得補償款項或選購安置住房時的相應稅費。
市級層面:我們對于支持政策更注重于具體如何解決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問題,如何加快實施棚戶區項目實施。如在補償安置方面,設立了貨幣化安置政策,棚改居民可按照等值交換的原則,採取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自主購房的方式簽訂補償協議,購買價格明顯低于同期市場銷售商品房的安置住房,同時我們設立了補償獎勵及幫扶政策,如貨幣化安置一次性特別獎勵凱發K8旗艦廳、最低人均居住保障面積、子女義務教育、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再就業培訓等等;在支持區縣政府工作方面,主要是加大財力資金支持,強化工作指導,如通過市級財政逐年給各區縣安排補助資金,將棚改項目出讓收益的市級分成部分,返給區縣政府支持改造工作,指導落實國家棚改稅費減免政策,優化土地供應、項目控規調整程序,幫助區縣政府落實國家政策性貸款資金。
主持人:據我們了解,近年來,國務院明確要求積極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那麼,貨幣化安置到底有哪些好處?我們又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張其悅:推行貨幣化安置的優勢主要在于既滿足了群眾的多樣化住房需求,縮短了安置週期,又消化了市場存量房屋,推動房地產市場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貨幣安置就是你拿到補償的資金以後,你自己到你想去的地方,想住的小區去購房,原來選這個地方修安置房,你沒得選擇,這裡說的多樣化的需求,補償的一部分錢,他如果自己還有一點儲蓄或者找親戚朋友借一點,他可以買一個更大的房子,可以買一個區域,孩子讀書,老年人養老更好的地段,這就是有別于安置房的一個好處。
2015年8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的指導意見》(渝府辦〔2015〕12號),明確了棚戶區改造中加強貨幣化安置的基本原則、主要方式及相關支持政策,並在主城區範圍內組織搭建了統一的棚改房源信息平台,選擇貨幣化安置的群眾,可選擇當地政府提供的市場存量房,也可在房源信息平台上選擇購買其他區域的房源,通過房源信息平台的整合,居民更容易選擇到戶型結構、地理位置等方面滿意的房源。
為鼓勵貨幣化安置,在居民獲得的補償款項方面,除一次性貨幣補償獎勵以外,加上我市規定的最低面積保障(2人及以按30平方米計算凱發K8旗艦廳、3人及以上按45平方米計算)和舊房公攤系數補助(按15%計)等惠民政策,棚戶區居民獲得的實際補償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居民選擇購買政府提供的房源時,實際的購買價格是政府與相關企業磋商後的優惠基礎上再給予政府政策補貼後的價格,明顯市場價格,按照等值交換的原則居民可購得的新房面積較原有房屋面積大幅提高,充分落實了棚戶區改造的惠民政策。
當然由于房地產市場形勢的不斷變化,各地是否必須採取貨幣化安置,住建部不做統一規定,明確要求各地要根據當地商品房庫存情況,採取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一城多策的有效措施進行安置,對庫存量大的城市要加大貨幣化安置的力度,對沒有庫存的城市或區域則不再做硬性要求。 如果這個城市或這個區域庫存量仍然很大要求還是要加大貨幣化安置的力度,既有利于棚戶區改造居民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又能解決庫存。
主持人:隨著近年來,重慶大量棚改項目的陸續實施,改造資金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多,資金保障水平會直接影響棚改的持續推進。在棚改融資方面有哪些保障,具體採取了哪些辦法?
我市棚戶區改造的實施主體是各區縣人民政府,棚戶區改造的所需資金需要由各區縣籌集,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解決:一是加大市、區兩級財政資金補助力度,特別是積極爭取國家補助資金支持;二是幫助各區縣政府爭取國家政策性專項貸款資金,一個是國家開發銀行,一個是農業發展銀行,這兩家是國家指定的政策性貸款,一個是貸款利息比較低,第二貸款週期比較長,第三國家明確規定這類貸款不算入當地政府的債務;三是引導商業金融機構為各區縣的棚改工作提供貸款;四是鼓勵各區縣政府按照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棚改工作。
自2013年啟動棚戶區改造改造工作以來,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累計籌集各類改造資金1116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和市級財政直接補助資金57億元,國家政策性專項貸款483億元(已授信692億元),商業銀行貸款251億元,發行基金56億元,社會融資173億元,各區縣財政直接投資96億元。
同時我們還緊扣棚戶區改造工作征收安置和出讓開發上下兩篇文章,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包裝等工作川村千裡,確保棚戶區項目在改造完成後能夠及時推向市場,確保已投入資金的及時回籠凱發K8旗艦廳,以保證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可持續推進。
主持人:今年是2017年,這一輪棚改將告一段落。但今後是否還有棚戶區需要改造川村千裡,對未來幾年的棚改工作有何打算?
張其悅:節目開始時已經提到,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2018-2020年全國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的棚改攻堅計劃,兌現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的承諾,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我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也堅持應改則改、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存量棚戶區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也制定了2018-2020年改造計劃,三年全市計劃改造棚戶區1400餘萬平方米、惠及約12.60萬戶,目前該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上報國家住建部進行了備案。
目前,各區縣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2018-2020年新一輪棚改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先行,所以一定要編好規劃。9月中旬前,按照國家住建部的要求,將提前落實2018年的改造計劃任務。目前市城鄉建委正加強對各項前期推進工作的指導,督促各區縣及相關單位及時對新三年棚改項目進行細化,將項目盡早落地,項目前期做得越好越主動,這樣就能確保棚改工作有序實施、有序推進。
主持人:重慶市通過這麼些年的棚戶區改造工作,對我們的城市發展、居民生活環境變化帶來了直觀上的改變,能否請張主任就棚戶區改造和城市建設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同時我們看到,中央提出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改造,那麼,在這之後我們的棚改就結束了嗎,重慶市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未來方向吧。
張其悅:確實通過我們工作的努力,看到這麼多住房困難群眾,搬進了新家確實感到很欣慰。隨著社會的進步,時間的推移,現有房屋的質量、環境,包括人們對居住需求也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在特定的時間段裡我們一定要處理好這八個字的關系,就是“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的關系。
我們認為棚改工作應該把盡力而為放在前面,所以這項工作我們要持續的深入的繼續幹下去。我們感覺棚戶區改造不是單獨的一項工作,其實它是與城市建設密不可分,或者說通過棚戶區改造也促進了城市建設,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反復強調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麼在棚改當中如何貫徹好綠水青山的生態的發展理念,我們認為確實還是要在棚改當中不能夠簡簡單單的一拆了之,一平了之,還是應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到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為此,在下一步棚改中,我們要自覺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凱發。,處理好新建、改造和保護的關系,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風貌的保護,實現歷史文化保護和人居環境的融合。反正不能夠做傻事情,不能簡單的一拆到底,一平到底。特別是在棚改當中,在拆出來的地塊上,無論是它的歷史的建築,還是一些自然的景觀,包括一棵樹我們認為都要懷著一種敬畏之心或者一種保護的心理認真的進行保護。
所以要搞好棚改工作,要填平棚改的這個窪地,撫平城市的傷疤,不能簡單理解為對房屋進行修修補補,應該講還有一個棚改區域的基礎設施配套和功能完善,城市品質的提升問題。所以個人感覺,經過多年的棚改剩下的都是“硬骨頭”,越來越難,剩下的三年我認為是攻堅克難的三年,我們必須下決心啃下這個“硬骨頭”,所以在今後工作中除了貫徹好五大發展理念,別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深刻認識到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社會財富,也是經濟財富。我們還要創新我們的工作方法,我們的建設水平還需要不斷的提高,改造還要更加的精準,成本的控制也要更加的合理,同時就是投入所得與產出也要做到更好的平衡。
那麼我們還要注意在棚改工作當中與房地產開發建設相結合,與城市的裝修和城市的更新相結合,與自然環境歷史文化保護相結合,這樣的話真正將棚改這項工作變成民生工程、發展工程。使得城市變得更加的美麗,真正實現城市讓人們生活得更美好!
主持人:非常感謝張主任今天對我們棚戶區改造工作做這麼多介紹,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的訪談到這裡就結束了,再次祝福我們更多棚戶區的老百姓們能夠早日過上宜居的生活。謝謝張主任!謝謝網民朋友!